当今的德国是工业发达国家,然而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很晚才起步,一直到19世纪初期,德国才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比英国晚了近半个世纪,然而德国的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后来居上。到1870年德国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法国,在1880年超过了英国,成为欧洲工业经济最强大的国家。
德国和法国GDP对比↓
在进入了20世纪之后,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但是德国的工业经济发展仍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一直到今天,德国仍然是欧洲经济最为强劲的国家。
今天为大家解读德国发展之路。
德国的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七大国家。德国总体上南高北低,南部的地理单元主要包括阿尔卑斯山和巴伐利亚高原,中部为中德山地,而北部则是波德平原,这里地势更加平缓,向北一直延伸到波罗的海沿岸。
德国地形图↓
德国在地理上属于西欧和中欧过渡地带。德国西面与荷兰、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交界,这些是典型的西欧国家。德国的东面与波兰和捷克相邻,这些是典型的东欧国家。在德国的北面则是丹麦,通常归属于北欧,而德国的南面则是瑞士和奥地利,翻越阿尔卑斯山就是意大利,通常属于南欧,所以德国也被称为欧洲的十字路口。
然而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便利的交通也让德国饱受战争和分裂的痛苦。
德国的历史和文化较为悠久,早在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海德堡人和尼安德特人就生活在德国的土地上。在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日耳曼部落开始出现在德国北部地区。到了罗马帝国时期,随着罗马帝国的版图从德国南部逐渐向北扩散,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战争。
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和日耳曼部落分界线↓
罗马帝国军队开始入侵日耳曼地区,最早发生战争的区域在莱茵河沿线一带。日耳曼部落在公元260年开始进入罗马帝国控制的区域,并进一步向西南方向地区迁移。这一进程从公元4世纪一直持续到7世纪。
罗马军队围攻城市的战斗场景↓
(图:Juan de la Corte )
从公元10世纪起,德国的领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组成部分。当时的德国有三百多个独立的邦国,这些邦国各自为政,有着独立的军队,而从中世纪开始,瑞典、法国、西班牙、沙俄等先后成为欧洲强权,相互攻伐,德国境内则往往沦为战场。在十七世纪,德国经历了惨烈的三十年战争,人口锐减40%。一直到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终结。
布拉格之战,三十年战争的最后一战↓
(图:Schleder, Johann Georg)
进入十九世纪之后,在普鲁士王国的推动之下,德国境内各邦国陆续加入莱茵邦联和德意志邦联,并在1871年统一成为德意志帝国,这是近代德国的开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帝国解体,而在二战之后德国分裂为西德和东德两个国家,一直到1990年10月3日再度统一成为当今的德国。
1960年勃兰登堡门附近的东德和西德边界:柏林墙↓
(图:Deutsches Bundesarchiv)
从德国的历史也可以看到,一直到近代,德国才真正的完成统一。所以相比较英国、法国等欧洲其他大国,德国先天就是一个弱国。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曾在诗里写道:“只有在梦想王国里,我们才是不可匹敌的。”在他那个时代,德国是一个落后国家,在欧洲任人宰割,在德国的土地上,因为被境外势力控制,各邦国之间连年混战,这样的国家根本没有办法发展工业经济,也没有办法发展强大,成为欧洲强国更是可望不可及的梦。
海涅画像↓
(图:Moritz Daniel Oppenheim)
当时间来到19世纪,工业革命的浪潮开始在欧洲兴起。随着英国和法国先后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德国也艰难地踏上了工业发展之路。然而此时的德国土地上存在着众多独立的邦国,这些国家的经济外交都是独立的,所以各邦国之间的壁垒对发展工业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这时德国人开始他们的创新之路。以普鲁士王国为首的各个邦国绕过主权之争,首先建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在保持各个邦国主权独立的情况下统一贸易和经济政策,通过这种方式扫除原本阻碍在德国境内各自为政的弊端,进一步的将整个国家的区域紧密的联系起来。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带动了德国各个邦国的发展的热情。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在德国西部的鲁尔区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矿和生产钢铁,并迅速发展成为欧洲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这也体现了德国工业发展的本土化的特色。
德国鲁尔区重工业基地↓
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德国并没有选择纺织业等轻工业,而是直接切入了重工业领域。通过鲁尔区的工业发展,在德国西部地区的多特蒙德、杜伊斯堡、埃森等工业城市开始崛起。
1920年杜伊斯堡繁忙的内河港口↓
(图:Verlag : Gebr. Moonen, Essen - Ruhr - Nr. 2792.)
鲁尔区的工业经济发展迅猛,以至于在19世纪到20世纪的漫长阶段,它甚至占到德国全国工业产值的40%,钢铁产能的2/3。而在炼油、电力、化学、军工等领域也在德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说到鲁尔区的发展,就不得不说到莱茵河。德国的西部和南部地区属于莱茵河流域范围,鲁尔区位于莱茵河流域的下游。莱茵河全长1232公里,通航河段883公里,有超过1000公里的河道位于德国境内,所以莱茵河也被称为德国最长的河流。莱茵河为沿线的科隆、杜伊斯堡、杜塞尔多夫等城市提供了最佳的物流贸易通道。
莱茵河航运↓
(图:Luidger)
其中德国杜伊斯堡是欧洲最大的内河港口,向下游可以通往鹿特丹、安特卫普等海港,向上可以通行到德国和法国沿线的工业城市。
莱茵河蜿蜒的河道,右侧是德国小城博帕德↓
(图:Keely Hill)
莱茵河是欧洲最繁忙的流域,这得益于流域内充沛的水源。德国的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地区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因为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德国全境降雨量相对充沛,年均降雨量约789毫米。
尤其德国西部的地区受西风带的影响,气候更加的温和湿润,降雨量更加丰富,而在靠近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则属于山地气候,有大量的冰川资源。
阿尔卑斯山冰川融水汇集成了丰沛的径流↓
(图:Nicholas Hartmann)
除了降水和冰川融水,在德国境内还有美茵河、内卡河、摩泽尔河等支流汇入莱茵河,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莱茵河的水量平稳,可以常年通航,从而塑造了欧洲最为发达的工业地带,莱茵河连通江海,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快捷通畅的物流通道。然而要在列强林立的欧洲闯出一条路,仅仅依靠重工业和物流贸易还不够。
德国的工业革命之路,伴随着在教育和研究领域开创性的举措。
1809年威廉·冯·洪堡创办了德国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洪堡唯科学研究是重的思想后来形成意义深远的洪堡大学观,开创了现代大学研究型教育的先河。
柏林洪堡大学主楼↓
(图:Christian Wolf)
这为德国大学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此德国的学术科研和工业体系一脉相承,很多科研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能够很快的转换成工业技术,并转化成工业生产力。
比如物理学家赫兹发现了电磁波,然后企业家生产出了电报机,从此开启了人类的电报时代。科学家伦琴发现了癌症射线,从此医院里可以对骨折等患者进行诊断。爱因斯坦最开始是在专利局,进行专利的审查研究,从这些工业发展的成果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后来慢慢形成了相对论的雏形。
德国现代大学的建立与发展有力推动了德国工业发展和繁荣。19世纪30年代中期至19世纪末,德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德国现代大学和高等院校也在德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源源不断的为德国社会的工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保障,同时将科研重心放在化工和电气部门,有力促进了德国重工业和化工产业的发展。
1881年的德国路德维希港化学工厂和港口
(图:Robert Stieler )
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过 , 19世纪下半期科学的最大进步是在德国,德语是科学上的国际语言。
据统计,从1850年至 1900年,世界各国的重大科技发明,英国是106项,法国是75项,美国是53项,而德国高达202项。
这些重大科技发明有力的促进了德国工业的飞速发展。比如从1880年开始,德国采用了贝塞麦炼钢法并进行了改良,通过在炼钢转炉内部铺上一层盐基材料,以达到除磷的效果,从而大大提升了钢产量,截止1900年,德国的钢产量增长了近 9倍,而成本却下降了10%,德国成为了欧洲第一大钢铁国。
贝塞麦炼钢转炉↓
(图:Britannica 2.)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德国人看世界的视野。早在19世纪90年代初,美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当时很多德国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先后到美国进行考察,并从中发现了美国人对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方法,随后德国开始大力发展应用科学。这样打通了德国的基础科学和应用和工业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将科学家、工程师、大学院校这些要素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开启了二十世纪全球电气化革命的浪潮。
德国的经济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时间进入到20世纪。二战之后,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掀起,欧洲的传以媒体煤炭钢铁著称的鲁尔区告别了大家曾经的荣耀,开始衰落。鲁尔区曾经贡献了德国80%的硬煤,90%的焦炭,60%的钢铁,35%的炼油量。
位于德国埃森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建筑群,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
(图:Thomas Wolf)
可以说鲁尔区的工业历史就是德国工业发展的缩影,而鲁尔区的衰落就是德国传统重工业的一个转向。从1950年代开始,煤炭和钢铁工业增速下降,鲁尔区经济陷入衰退,同时重化工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使鲁尔区的发展难以为继。德国作家海因里希波尔曾经这样描述:“红瓦白墙绿草如如茵的家园是遥不可见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领域的莱茵河更如同一杯被6万多种普通化学药品调成了鸡尾酒。”
德国随后开始了对鲁尔区的区域可持续开发治理,一方面对传统的煤炭钢铁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另外一方面加强新兴科技项目建设。
杜伊斯堡莱茵河沿岸景观↓
(图:Hochgeladen von Indian Summer am Samstag)
历经50多年的探索,鲁尔区大致经历了再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阶段,逐渐完成了产业结构由煤铁重化工产业向高新技术和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除了鲁尔区,德国南部和西部的传统工业区也经历了产业转型,信息技术、纳米科技、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等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多样化。
法兰克福为欧洲金融中心,亦为众多大型企业总部所在地↓
(图:Kiefer. )
当时间进入2020年代,德国仍然在工业产业领域保持蓬勃的发展势头。德国的大众、戴姆勒、意昂、宝马、西门子、博世、巴斯夫和德国电信等都是世界500强企业,覆盖汽车、电气、化工等德国工业优势领域,而来自制造业和加工业的产品常年占到德国出口额的75%以上,德国工业的基因不曾褪去。
德国的传奇还在继续。
喜欢就请关注我吧,我们下期见
相关录像
相关集锦
热门